关于这个问题,说一下背景。我曾经在美国的一所大学教过国际学生的专业技术写作,简历制作是这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谈了很多,下面的内容大致就是我在那堂课上讲的内容。
首先,你说的很对,语言是有多个方面的,在简历上把这些元素打破,越是在简历上做的越多越好。从阅读、写作和口语方面讨论语言能力完全够用;听力是锦上添花,而且更难量化(老实说,根据我的经验,企业而不是学术机构并不理解 “听力 "的能力衡量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来看看如何从阅读、写作和口语方面描述语言能力。如果你能宣称自己在一种或多种语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母语能力(这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在这之后,正如你所注意到的,它变得有点模糊。比如说,为了论证的缘故,假设我在大学里学了4年的法语。如果你把我丢在法国中部,我就不会有那么好的表现。我可能还能买些酒和奶酪。但是,如果我的一个神话般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的课程结束后去了法国,沉浸在法国文化中,在那里生活了几个月,除了工作,什么都不做,只用语言,他们的1.5年的语言会比我的4年对雇主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数字是没有了。
那就剩下了像流利、精通、能干、能干等一般的术语,就像你说的那样。有几个语言能力的测试和框架,提供了你可以使用的指南,而且(更重要的是),招聘机构可能也在使用。其中一个例子是机构间语言圆桌会议评分表 (ILR),它描述了美国政府如何定义对外服务的语言能力水平。"初级 "的熟练程度会是像我举的例子一样,能走动,最低限度的,能讲礼貌,但不会超过这个水平("能在有限的经验范围内对简单的话题进行问答")。但是,像 "专业工作能力 "这样的水平,包括 "能够用足够的结构性准确的语言和词汇来有效地参与大多数关于实际、社会和专业话题的对话 "这样的东西,会接近(如果不是比)非政府工作可能提到的 "业务水平"(如果不是更高一点的话)。欧洲也有一个类似的框架,即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L)。如果你在美国、政府或其他国家应聘工作,可以使用ILR量表;如果是在欧洲,可以使用CEFRL量表,以此类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清晰地传递信息,并限制面试官为了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而必须经过的工作量/问题数量。所以,在简历上,语言技能部分是完全合理的,可以这样写:
- 英语:母语
- 法语:有限的工作能力(ILR等级)
- 德语:完全的专业能力(ILR等级)
但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矫枉过正,那么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 英语:母语
- 法语:中级(口语、阅读);基础(写作)
- 德语:流利(口语、阅读、写作)
如果你合理地将基础、中级、流利按照能力框架提供的一般准则进行映射,那么就可以了。